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和趋势
发布时间:2010/5/5 0:41:00 访问次数:7939次
华东师范大学 张际平教授
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和趋势
【摘要】
在整个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在不懈地进行各种新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和探索,这些研究和探索成果直接推动着整个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了解和把握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实际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关键词】
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热点和趋势
【中文分类号】G40一057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拥有知识的人才不仅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和关键要素,而且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财富和主流。面对这一时代,教育必须考虑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培养拥有知识和高素质的人。教育技术学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新科技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其研究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 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从而达到对学习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整体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在整个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在不懈地进行各种新教术应用的研究和探索,这些研究和探索成果直接推动着整个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必定会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也成了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新热点和趋势。了解和把握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实际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正如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所提出的“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世界教育技术的前沿动态,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和实际应用研究”。为此,本文将重点讨论与我国教育技术应用发展有关的几个主要研究热点:课件开发、多媒体教育应用、网络教育应用、计算机教育以及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一、课件开发方面
尽管我国在课件开发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这一发展主要基于政府的重视和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近几年除了许多软件公司投入巨资进行各学科的课件开发以外,国家也首次在九·五计划中拨专款几千万元进行中小学系列课件的攻关和开发。对课件的开发新的趋势和热点可主要归纳在对 下四种类型的研究;基于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课件;电子作业支持系统(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EPSS);群件(Group Ware);积件(Intergratedware)。
基于教学策略的课件是指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或策略于课件(包括课堂教学和个别化学习课件)之中。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为了体现最佳的教学思想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尤其是利用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更应该考虑如何获得比通常方式教学更佳的效果。在国家九·五课件攻关项目中就明确提出课件开发一定要体现出教学策略的运用。这一趋势要求课件的设计和开发者必须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课件的开发,避免在课件开发中所出现的“书本或黑板”搬家现象,将课件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课件开发的教学策略运用中,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策略的运用:教学模式选择策略、教学内容展开策略、学习信息呈献策略、学习过程控制策略、人机交互策略以及反馈评价策略等。
电子作业支持系统是指一种具有“及时学习”或“即求即应”学习功能的课件类型。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随时提供所需的知识。这类课件无论是对个别化学习和职后培训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与通常的课件相比,电子作业支持系统的特点是将学习置于工作过程之中,这种学习形式既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起来。这类课件主要由知识库、交互学习训练支持、专家系统、在线帮助以及用户界面等部分组成。知识库包含了某个领域相关的各种知识信息,交互学习支持和方便学习者与系统的交互活动,专家系统可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判别和决策,从而提供有用的信息或咨询,在线帮助为学习者提供对任务的提示和参考信息。这一发展热点和趋势要求课件开发者更加重视对知识结构组成的理解和充分发挥计算机交互学习的特点。
群件是指能支持群体或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课件类型。群件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基于网络,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已不局限于个别化或课堂的方式,完全可以以群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件是一种新型的课件类型,它是介于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之间。群体和小组的学习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学,已经建设了校园网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这些学校也已具备了开展群体合作学习的硬件环境条件,但群件方面的开发和实际应用还是一个空白。在技术方法上,群件的结构和形式与通常的个别化学习或课堂教学的课件是完全不同的。其重点是要放在对小组学习过程的控制、管理、学生之间的通讯、以及友好学习界面的设计等主要方面。作为我国从事课件开发的研究者和教育软件的开发商,应充分重视这一应用领地的市场发展前景,尽快地开发出可供广大中小学使用的群件,填补我国在群件应用方面的空白。
积件是指基于多媒体的教学素材元素或知识单元。从某种意义上讲,积件也是课件的一种类型。至少可称为课件的半成品。这类课件也可视为结构化了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利用某个著作工具,教师只需简单地将部分素材元素进行一定的组合,很快就可形成一个自己所需的教学课件。在我国,近几年的课件实际推广使用的效果证明,大多数教师都越来越不喜欢直接采用他人已开发完整的教学课件,而是希望能按自己的教学思路和风格来组装成课件。这就为积件的需求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此外,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也为积件的需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存放在网络上的积件资源,可以被更多的教师甚至学生共享。积件的开发过程并不是很复杂,但对其(多媒体素材元素,无论是动画、图像或图片、声音等)制作质量要求应该是很高的,因同一积件(或某个素材元素)可能会被许多人重复使用。对所有的使用者而言,积件就像一个“母带原版带”。除质量要求外,积件的开发必须使用超文本、超媒体以及数据库等技术,因开发者必须考虑按某种关系建立所有素材元素间的联系、不同素材的分类、便于查找的多种检索方式等。
二、多媒体教育应用方面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更为生动形象,而且使得许多用常规方式方法难以表现的教学内容可以容易地表现出来。虽然在多媒体教育应用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但目前主要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虚拟现实(VirtuaI Rea1ity)、电子出版物(Electronic Publishing)和超媒体技术(Hypermedia)。
虚拟现实是指通过特殊的输入设备和一些能实现三维图形和三维音效的特殊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主要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可很好地应用到虚拟学习环境的建立。它可以虚拟地建立起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学习场景,使学生似乎已处于真实环境之中。例如美国的休斯敦大学利用该技术建立了一个虚拟现实物理实验室,学生们使用这个实验室可以进行大学物理学中所有基本定律的实验,使学生能够进行详细观察以获得物理法则的概念及知识。北卡罗来纳大学利用该技术建立了一个化学虚拟现实系统,使用者在这个系统中可以用人工来处理分子。荷兰特温特大学建立了一个虚拟图书馆系统,教师和学生使用该系统尤如置身于真实的图书馆,任意快速方便地查阅各种所需的资料和书籍。虚拟现实系统可分为全介人式交互系统、混合式交互系统和非介人式系统。它们又分为个人虚拟系统(模拟单个用户与现实的交互)和社会关系虚拟现实系统(模拟多个用户的交互环境,用户之间的关系和通讯等)。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虚拟现实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集合起来的更高级的交互系统。它目前发展的热点包括虚拟学校、虚拟学习环境、虚拟现实系统、基于虚拟现实系统的教学软件开发及出版,以及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系统等。
电子出版物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各类电子读物。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已成为个人计算机的标准设备,所以大大促进了电子出版物的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出版物的功能,目前许多电子出版物尤其是电子教科书,采用了超文本和超媒体等一些新的软件技术。使用超文本技术可将电子教科书中出现的关键词或短语等与其他相关联的材料资源联接起来,当读者需要了解有关这些词或短语更多的知识时,可通过输入设备规定的操作(如点一下该词),即可很方便地获得与该词相关的信息。在电子教科书中采用超媒体技术,主要用于设计出可由学生自己方便地选择和控制所用的各种媒体和各种学习方法,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电子读物可以使学习者更方便、更快捷、更广泛地获取知识。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字化,基于多媒体的电子出版物将会在教育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超媒体技术则是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网络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超媒体是以超文本的非顺序结构为基础,对各类教学信息,如图片、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可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管理。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记忆结构是一种“联想式”的。联想式的记忆结构就要求知识元素的呈现和表达应该是非线性的。这就是说,多媒体课件或电子读物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应该要求学习者按某个固定的顺序来学习,而是应由学习者按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由于超媒体技术完全可以使知识内容的连接和管理以非线性方式进行,所以目前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上超媒体技术方法是必须采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尽管超媒体技术已比较成熟,但随着今后教育信息量的越来越多和教育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必定会对超媒体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三、网络教育应用方面
在我国,网络教育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所提出的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是当今世界在网络教育应用方面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在网络教育应用领域,发展的趋势和热点可主要归纳在以下三个方面:远距离教学(Distance Learning)、网上学校(Web School)和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Computer一Supported CooperativeLearning ,cscl).
从严格意义来讲,网络远距离教学是指通过因特网(Internet)或局域网实现全球范围或区域范围的课程传送和教学,这种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必须体现双向性、实时性和交互性。传统的远程教学方式(电视和广播方式)是不具备这些特点的。这种教学方式也不并像部分人认为的,只要开发好一个课件放在网络上传播就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了。目前,网络远距离教学之所以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其原因除网络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和以上三个特点外,还体现在它的全球性和共享性。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一发展趋势,教育部已计划在今后几年里投入巨资来开展这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在我国远距离教学研究的重点是放在:课件的开发平台、友好学习界面的设计、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学习的评估方式以及通讯交互方式等支要方面。 网上学校与网络远距离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尽管通过网上学校可以实施一定的远距离敛学。真正的网上学校应该是指将一所学校所具有的全部功能搬上网络,而不是仅有几门网上课程和邹分教学资源就可称网上学校。作为一所网上学校,学生除可以在网上直接了解该校的全部信息,包括学校历史、办学宗旨和特色、师资情况、课程设置等外,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在网上实现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进行人学报名和注册、付费、学习和实践、考试、获学分和学位等。一所真正网上学校的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也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包括世界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学校可以说还没有,但有很快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在技术上网上学校既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实现,也可在局域网上实现。 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是指基于网络来进行群本或小组形式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强调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们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讨论交流、课外兴趣活动等合作性学习。这一合作学习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将有助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这一学习形式的研究趋势和热点是如何进行群件(GroupWar)的开发。它包括群件结构、通讯交流方式和学习的管理等主要方面。目前,在我国已开发的所有课件产品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群件产品。由于我国许多学校已建设了校园网和教室计算机网,研究和开发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的群件不仅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而且也能有效地促进和发挥网络在实际教学上的作用。 四、计算机教育方面
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发展的今天或未来,计算机都将起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它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应用基础,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远距离教学的发展,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更新的手段,也使教育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人了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应用为主的新时代。
对计算机教育问题,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在1981年就首先提出了“计算机是人类第二文化”的观点。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在1997年也提出“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也就是说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学科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教育。因为它将给人以“反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智力、能力和思维方式等,如同石器时代的石器和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出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样。为此我们可以对具有计算机文化的人作如下描述: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同时还熟悉计算机的价值和它对社会各个领域(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作用和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讲: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 当然在教育技术领域,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报告对计算机教育应用的益处分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具有生动、形象、个别化、自定步调、交互等特点;在模拟和探究(Simulation and Exp1oration)方面可以对现实系统(事物)进行模拟,直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作为教与学的工具(TeachingTools)能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处理日常事务(备课、计算、作业、交流等);在通讯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方面可以广泛地获取最新教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而在教学行政管理(Pedaugogical administration)上能全面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学校资源、图书资料、教师和学生信息等)。美国计算机教育的著名学者J·Ku1ik教授在1996年曾就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生的益处分析中指出:利用计算机,学生学的知识可以更多和更广;对掌握同一知识内容,可节省30%左右的学习时间;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
目前,在我国计算机教育和教育应用虽然也有很大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教学(尤其在中小学)主要局限于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从小学到高中的教学内容甚至有重复;计算机设备的配置在许多地方仅作为一种摆设,互相攀比,不讲实效;重硬件(计算机、联网)轻软件(课件开发、教学应用和人员培训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多数是停留在“观摩课”形式;缺乏符合素质教育和优秀教学思想的教学软件。 无论从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主要方面来看,还是从计算机教育应用所带来的益处来看,计算机在教育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说,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发展也将直接推动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预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它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 五、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目前,我国所有中小学的网络教育应用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并有很快的发展趋势。就总体而言,我国中小学的网络教育应用也只能说是局限于校园网的建设和网上学校(网校)方面的尝试阶段,还没有开展和实施网络远距离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一)校园网方面
在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方面,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大约已有400所左右的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大多数校园网的教育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校内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电子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等方式。
信息的管理——师生档案、学校资产和后勤服务等方面。
网上的测览——基于虚拟网技术或通过专线出口浏览互联网上的有关信息。
虽然校园网建设有很快的发展势头,但它们在建设和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网建设缺乏规范和标准。通常大多数建网方案是由网络集成商制定,而多数集成商较多考虑的是网络的硬件方面,很少顾及应用功能和软件方面。
基本没有或很少直接应用于学科或课堂教学。这一问题是与校园网建设时对教学应用功能和软件考虑不足以及教师培训滞后等原因有关。
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往往滞后网络建设。没有按照“培训在先,建库在先,建网在后”的原则来建网。
教育信息资源(包括网上课件)缺乏。一方面网上教育资源缺乏,另一方面各学校之间缺少交流和低水平重复开发。
(二)网上学校方面
在网上学校(网校)建设方面,可以这样说,真正意义上的网校还没有。只可以说全国有极少的中小学(在本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在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网校部分功能的尝试。这些尝试也仅局限于以下几个功能方面:
基于校园网,通过学校的网页向社会介绍和宣传自己的学校,包括办学特色、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这一功能作为一个网校也是必须的);
开发和制作了少部分学校特色课的课件,通过 校园网向本校周边地区的学校或家庭提供(作为一个真正的网校,必须要能在网上提供学校所开设的全部课程)。
向学生提供课外(通常是在家里)的辅导和练习(也包括提供有限的相关学习参考资料),当然这些辅导和练习基本上还没能达到实时交互的要求。
(三)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目标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今后几年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发展目标,在网络教育应用方面已初步提出了以下几个具体发展目标:
1.网络教育应用要按照“培训在先,建库在先,建网在后”的原则。争取在2000年,使全国有1000所以上中学建设校园网并接人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2.到2002年,所有配备计算机的中小学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上网。所有重点高中、信息化教育示范学校和实验学校要建设和发展校园网。
3.加快教育软件建设,建立国家级中小学软件开发基地。到2002年,开发和建设一批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
4.近期将开办一所全国性的“虚拟学校”,通过网络来实施现代远程教育。鼓励有条件的省市开办省级“虚拟学校”。
5.建设一批中小学校园网示范学校。尽快出台“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意见和发展的指导纲要”。
6.筹建专门为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服务的“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7.制定网络教育应用的经费投入和筹措方案。各级政府每年要投入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鼓励社会各界、公司企业参与和支持。